发展特色小镇是推动中国由城镇化向现代化过渡的必经之路,但现阶段特色小镇的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房地产化、缺乏特色、缺乏清晰的运营思路等。
当下,一些地区已经有了建设优秀特色小镇的尝试,但纵观其实践不难看出,很多小镇的建设难以脱离“ 资本搭台、文化唱戏 ”的规律。早年,多地一大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快速跟风上马,终因缺少文化内涵和发展后劲的“ 烂尾 ”问题饱受业界诟病。
要成为有特色也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不仅靠漂亮的房子,更要运营好 “ 人 ”。正如在中国特色小镇同创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所说:小镇运营要 “ 以人为本 ”,才能焕发活力,保持长效发展,满足国内高净值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镇 ” 这个字在中文里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们将其理解成行政区域,或者理解为聚落都没错,但是不管是集镇还是聚落,都离不开人。特色小镇又不同于行政区域范畴的 “ 镇 ”,它往往依托某一特色产业、特色地理环境和特色人文环境,是具有特色产业定位、独特品牌文化的载体。而相对于行政区域的小镇,特色小镇中的 “ 人 ” 处于更加核心的位置。
要让小镇真正具有灵魂,必须提炼真正体现小镇独特风貌和特点的文化元素,打造富有文化气质的特色小镇。特别是要真正从小镇本地的历史出发,挖掘小镇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作为特色小镇的灵魂。
没有人和人文气息的特色小镇,即使资源再丰富,设施再齐全,也像是没有烟火气的荒野。那么,特色小镇运营中该如何运营“ 人 ”呢?
便捷的生活服务设施是基础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 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 意见 》中针对披着特色小镇的外衣、本质是房地产的现象给予了明确的指示。这是不是说特色小镇就不能做房地产呢?
当然不是,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房地产,但是不能仅仅是房地产,它更应该侧重整个特色小镇的生态圈,围绕人的需求,从产业、文化、度假、社区等功能上强化、优化。针对人的需求搭建教育、健康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让特色小镇成为适宜人居住或者度假、工作、生活的生态环境。
完善的健康体系是关键
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 “ 课题 ”。以高净值人群为例,数据表明,他们对自己总体健康满意度为7.85分(10分满分),其中40多岁主力高净值人群健康满意度最差,并且高净值人群中近8成的人工作忙碌,认为自己的健康管理效果不显著。
在心理健康方面,86%的受访者表示对此比较关注,32%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可见心身健康成为高净值人群生活需求的 “ 标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人群不仅关注自身的健康,对家人和家庭的健康也十分重视。
因此,特色小镇需布局健康设施,甚至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方能吸引人。而健康产业,尤其是家庭健康体系投资大、发展周期长,国内鲜有具备完善的家庭健康服务系统的特色小镇。
独特的文化运营是灵魂
说到中国,我们就能联想到 “ 包容 ”,说到德国想到 “ 严谨 ”,提到法国脑海里立刻浮现 “ 浪漫 ”……
文化气息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小镇,都不能没有文化。无论何种类型的特色小镇都必须有鲜明的文化,才能留住人。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唯有文化方能跟人进行心灵共鸣。
中国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魏鹏举在中国特色小镇同创发展论坛上提到:文化归根结底是人化,人的创造、生活集结于此形成文化。
壹脉:依托资源整合精准发力
“ 这是一个生活着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徜徉,你可以看,可以吃,可以住,可以玩。”艺术的理想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行走在长安古寨,更多的是感受生活,体味生活。
村落在千年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复建而成。进入村落,古老的瓷片、遗留的罐子、加盖的阳光房,艺术的细节俯拾即是。小溪贯穿门前,水清见底,自然的造物与人文气息扑面而来,随意简单却野趣天成。
这里处处可见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打铁的匠人、河边浣洗的村妇、老织布机前的大娘、抽着旱烟的老农、扎染的小姑娘、创作的艺术家。等到樱桃成熟的季节,品茶听雨,手可摘果,更有一番别样滋味。
这里齐集了几十位艺术家,凝聚着中原文化项目的缩影。你可以透过手工体验感受非遗的魅力,一眼望尽中州大地的历史。来到村落,你给我一天时间,我给你整个河南。
壹脉携手建业集团,让非遗创意创新孵化器落户在建业足球小镇,将历史气息浓厚的长安古寨打造成为中原首个高效联动、多方融合的文旅小镇。
对于文旅小镇,壹脉经过长期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积累下自己的理解。以文化为魂是文旅的核心,深耕精细化运营是项目的加速器,而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壹脉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三种资源的科学把握。
一是依托自然资源形成 “ 特而强 ” 的产业。
文旅小镇最鲜明的标志就是自然资源,依托建业足球小镇周边丰富的自然景观,壹脉重视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向高端领域衍生发展,建立线下体验、文旅住宿、艺术品消费的产业集群化,形成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共享产业生态圈。
二是深耕文化资源打造 “ 聚而合 ” 的功能。
长安古寨在不破坏古建筑群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建,建业集团和壹脉深耕民俗文化与历史遗产文化,以多元的文化体验为主要特色,打造旅游目的地。同时,重视服务功能和业态规划,形成产业结构完整、文化旅游与全域旅游互为配套的特色小镇。
三是通过多维度资源整合,实现 “小而美” 的形态和 “ 新而活 ” 的机制。
通过直观体验和可持续生产的推动,为非遗文化注入创新的生命力,形成中原首个艺术家村落。建业足球小镇是一个包括中原美食、小剧场、非遗艺术村、特色民宿等平台在内的城市后花园,是资源、资本、市场、文化和新产能多方整合的典范。
线上的非遗产品电商平台和线下的实体非遗产品交易场馆高效联动、持续成长,形成艺术欣赏与消费的孵化空间。
壹脉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探索,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构建平台,打造有深度和内涵的手工体验艺术村,呈现出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在 “人” 的运营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出 “ 同创理念 ”:运营同创、文化同创、资本同创,一起创造特色小镇的未来,超越 “ 特色小镇 人 ” 的模式,让特色小镇和人融为一体。
特色小镇发展的本质是商业化,但当商业蒙蔽了双眼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归 “ 人心 ”,才能让特色小镇真正地活起来。
文章来源:壹脉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