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2020城镇化十大热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作者:中国城市中心       时间:2021-02-08

2020年,注定会在将来的历史中被记上浓厚的一笔。不仅因为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频发,而且是我国许多重大规划收官之年,如“十三五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很多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一些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也都是以2020年为规划期。既有规划实施效果如何?新的规划如何开启?这一年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事件也比往年来的更多,影响更大。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通过百度热度、微博热度和微信热度综合排出2020年城镇化热点事件top10,以此辞旧迎新,报答读者厚爱。

 

事件1:武汉“封城”引发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反思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个猝不及防的事,给所有准备迎接新年的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城市,尤其的是大城市、特大城市,既是高效生产的“发动机”,也是灾难传播的“放大器”。武汉疫情的爆发、“封城”等热点事件,引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网上反思和讨论,我们过去的城镇化道路哪些走对了?哪些还存在问题?过去坚持的规划价值导向有没有问题?直面“新冠”疫情的规划、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疫情的体制关联等城镇化相关问题无疑成为全年城镇化问题的头号热点。

事件2:“加大新基建投入”引发热议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本次会上提出的“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相关,聚焦点在于扩大城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中国基础设施先行,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经验已得到举世公认,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投资人对“加大新基建投入”的回报自然是满怀期望、信心满满。

事件3: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引热议

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2020年将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户。户籍改革问题并非首次提出,此次热议可以看做是继2019年年底已经成为热点后的持续发酵。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次发文中只是明确了督促该项目标的实施,但后续各地方跟进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每一次有一地新政与落户相关都会重新再引发一次热议。已有专业机构梳理了各主要城市的落户政策,并与房地产进一步相关联,不排除个别媒体概念性炒作。不过从后续的一些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来看,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开也是大势所趋,还会有进一步动作。

 

事件4: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首次突破60%引关注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9年工作时指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自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以后,用了不到10年就突破了60%,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相匹配,城镇化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体检和更新、如何如何更加宜居宜业、部分进城人口返乡成为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舆情热议的话题。

事件5: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5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补上疫情暴露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县城是我国城镇化特殊的一环,在许多地方“丈母娘经济”也带活了县城经济。人民的美好愿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县城的“补短板强弱项”也是给大量需要在县城落户的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圆他们进城的梦。加强县城建设,也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思路。

事件6: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关政策引关注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所以每次都引起热议,是因为这项工作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太密切了。

 

事件7:规范特色小镇发展,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引热议

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正式印发实施,旨在以清晰界定特色小镇概念内涵和发展定位为前提,加强对特色小镇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引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抓手,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支撑。

10月,浙江发布特色小镇考核成绩单,对一批不满足文件要求的特色小镇进行了警告和降格,引发了社会热议。

尽管中央文件一再强调、再三明确特色小镇的定义、定位、定向,仍然有许多地方许多项目做成了“伪特色小镇”,还是因为资本的趋利和政绩的需求,觉得特色小镇是个筐,什么项目都往里装有之,觉得特色小镇是蛋糕,大家都要分一羹也有。中央既要继续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广特色小镇经验,又要防止特色小镇过热,走偏。

事件8:城镇户籍子女可继承宅基地引发热议

10月20日,自然资源部会同七部委共同研究,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对此,答复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短短31个字,引发热议。由于这次是首次明确了城镇户籍居民可继承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消除了相当一部分人户籍“农转非”时的顾虑,网上声音普遍认为该政策对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但同时需要警惕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要及时出台落实的相关政策。

 

事件9: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建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引讨论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五中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关系未来五年的大局,一贯都是各行各业热议的主题,城镇化主题自然也不例外。今年的不一样在于《建议》内容特别增加了2035年远景目标,尤其是总书记的“说明”,2035年目标更加明确。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国家发展规划居于规划体系最上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发展规划明确,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就有了明确的依据,2020年以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也才好制定。

事件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更加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住房问题是城镇化最大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释放了强烈的信号,自然引发舆情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