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两次深访香港南丰纱厂,感动始终在心底流淌-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来源: 商业地产志       作者: 商业地产志       时间:2023-08-07

今年4月,我第一次造访位于香港荃湾的南丰纱厂


那一次的到访纯属意外,南丰纱厂原本不在我的市调名单里,是因为一位计划访港成都甲方朋友看到我刚好在香港,便顺口跟我说起了她们当天往返的「特种兵市调」行程。


而并不在市中心的南丰纱厂,居然在这份与时间赛跑的行程里。



于是我当即调整时间,次日下午就打车从港岛东来到了荃湾——差不多300元港币的车资是真心贵,但车程也就半个多小时,想来也真不算远。


没想到这次偶然的拜访,让我解锁了香港体量最大运营状态极佳、由私人企业全资打造管理的一座极富香港特色的标杆级城市更新项目,也让我有幸成为6月中旬南丰纱厂五周年的media tour中,唯一一个内地媒体/行业媒体。


*本次media tour的合影


机缘巧合的两次深访下来,我终于在脑海中构建起南丰纱厂的全貌,也终于有时间将海量的知识点划好重点沉淀下来,与各位分享。


写稿多年,真正能让我在写作过程中持续被感动的项目,已经越来越少了。


但南丰纱厂,一定是其中一个。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上关于项目愿景的两段朴实无华的文字,是我对这个项目建立好感的开始




背景简述:区位与历史


南丰纱厂所在的香港荃湾,位于香港新界西南,位于规划署定义的香港都会区(香港市区)范围之内。


荃湾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香港文物》记载,荃湾柴湾角街等地曾发掘到汉代文物。


其后,这一海湾曾在不同时期有过多个名称。据说,清朝有一位秀才杨国瑞,向当时的港府提议统一以「荃湾」为名,后世贯之。


*荃湾地域范围简示 | 取自google map


上世纪50年代,在制造业主导的香港社会中,轻工棉纺行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分支。


而荃湾则汇集了绝大部分的纱厂,彼时全港最大的纱厂和染厂也坐落荃湾,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工业重镇。


*1973年政府公布新市镇发展计划,当中包括荃湾新市镇。图摄于1977年,鸟瞰正在迅速发展的荃湾区 | 图片by getty


此间,大量内地居民来到香港,大量资金、技术及廉价劳工也同期到来,因此,在德士古道、杨屋道及柴湾角一带兴建多间工厂,让当时的荃湾工业发展蓬勃。


1961年,港府宣布把荃湾发展成为新界第一个卫星城市,当时范围远至附近的青衣岛、葵涌、荔景一带。


同年,荃湾工人总数达到2.3万人,超过新界工人总数的70%,被称为「小曼彻斯特城」



南丰纱厂便是诞生在荃湾轻纺工业这个黄金年代——


1954年,江湖人称「棉纱大王」的南丰集团创办人陈廷骅,在荃湾白田坝街工业区兴建南丰纱厂。


高峰时,南丰纱厂年产3000万磅棉纱,成为了本港其中一个纺织龙头,与香港纱厂、大兴纱厂并称为「香港三大纱厂」


*刚刚成立不久的南丰纱厂 |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投入运营之后的南丰纱厂,经历了棉纺行业的飞速发展时代:1955年,香港棉纺业同业公会成立;1960年,南丰纺织六厂成立;1962年,南丰纺织四厂落成;1970年,南丰纺织五厂成立,纺织及成衣业务员工数量攀升至43%……


*网络资料 |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singalittle


当时香港有三成的工人都从事纺织业,纺织工业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做出了极大的奉献,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971年,香港棉纺业的发展速度大大减缓,但南丰纱厂在当年却增设了3,056枚纱键和购入了9,598枚纱键,成为当年香港30多家棉纺厂中,10家增加纱键的棉纺厂之一;南丰纱厂的附属布厂在同年也增加288台布机 | 图据南丰纱厂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在70年代,纺织工厂有超过23万工人,而且当时女性占了工厂整体员工的大多数,让香港社会逐渐形成了男女平等的意识。


总结来看,南丰纱厂的发展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纱厂期(1954-2008)、仓库期(2008-2014)、活化期(2014至今)。


这里有一张官方简介资料中,关于南丰纱厂历史发展过程的图片可供参考👇🏻


*始建于1954年的南丰纱厂,与我父母恰好同岁,也因此让我对它有了更多一层的好感与期待。


1980-1990年期间,经济增长及工业的多元化发展,让纺织工业逐步开始进入下行曲线,南丰纱厂也于2008年正式停止原有业务。


2008年到2014年这个阶段,停业后的南风纱厂作为一处仓库存在,度过了默默无闻的6年;


*成为货仓的南丰纱厂 |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2014年至今,随着南丰集团对其开始进行保育活化计划,南丰纱厂开始焕发出全新活力,成为香港本地工业老厂房有机更新的典范案例,于2018年全新启幕,到今年6月已经在营5周年整。


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林郑月娥在开幕式时表示,南丰纱厂的重启,正是香港有关活化政策的极佳例子,如今的南丰纱厂既融合了创新和前瞻性的构思,又传承了一个丰富的香港纺织业历史故事,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育活化地标」。


*重新启幕后的南丰纱厂 |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通过整理网络资料,我发现南丰纱厂在活化工程期间和活化后,先后获多个本地及海外机构颁发逾30个保育建筑及艺术文化奖项,奠定了其于国际保育界的地位

🔘 2015香港规划师学会年度大奖

🔘 leed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金级认证

🔘 建筑业议会可持续建筑大奖

🔘 mipim asia大奖2018 – 最佳翻新建筑铜奖

🔘 2018香港艺术发展奖

🔘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 评审会创新奖香港唯一获此殊荣的私营保育项目

🔘 2019香港a&d trophy awards最佳专业建筑古迹改造奖

🔘 2019年香港环保建筑大奖(既有建筑类别-已落成建筑-商业建筑)

*部分内容摘自知乎博主@调皮捣蛋鬼loklok


*活化后的南丰纱厂 |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如今的南丰纱厂,已经如企业愿景一般,成为了一个集创意培育基地非牟利文化机构体验式零售于一身的香港城市保育活化新地标,继续探索并延续着真实的香港故事。



建筑结构及保育细节


为了便于大家快速了解这个项目建筑空间结构,我找到了一些公开资料。


下图截自南丰纱厂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展现了如今南丰纱厂从g层到5层共计7层的店铺分布,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目前南丰纱厂由4号、5号、6号三栋厂房构成,其中6号厂房用两条走廊与其他部分相连👇🏻


*南丰纱厂的楼层分布图,链接:https://www.themills.com.hk/shopfloor/introduction/


整个项目的活化更新,启动于2014年底,这是当时的活化发展申请表👇🏻


*图据网络


由于三栋楼之间的层高存在差异,因此,解决不同楼栋之间的楼层高差问题,就成为一个棘手的改造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高差的其中一个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解决方案:在6号厂房与5号厂房之间建立斜坡玻璃连廊 | 图据官方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地面2-3层在衔接部位的高差非常明显👇🏻


*图据网络


所以在逛4-5号厂房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的楼梯👇🏻


*解决4号厂房与5号厂房之间高差的楼梯衔接处 | 图据官方


从申请书的附件上,我们也比较清晰地看到当初对于整个项目的改建方案,已经考虑到后续多种运营用途👇🏻


*图据网络


跟项目方朋友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除了解决高差、原有物业不满足于现代化商业经营的物业结构、以及三栋厂房之间的动线重构等诸多难点问题之外,6号厂房的标志性中庭,是整个活化过程中最富挑战性的板块。

*6号厂房中标志性中庭 | 图据网络


在这里,两层楼板被砸掉,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非常规整的中厅空间,也是目前南丰纱厂活化开业之后最主要的活动场地。


*打开之后的屋顶,也成为市民公共的休憩空间(上为网络公开的设计效果图,下2图为before&after的官方实景图)


而在顶部原有的密闭屋顶被拆开重建为玻璃顶,让整个中厅从早到晚都有非常舒适的自然采光,但同时也带来了楼体承重问题。


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个厅里,所有的柱子都被钢架结构包裹起来,在不增加新的立柱的同时,起到承重加固的作用。


*图片左侧2-3层可以看到明显的高差走廊 | 图据网络


我也找项目方朋友要了一份改造之后的南丰纱厂楼层平面图👇🏻

*图据官方


其实,相较于在整个项目更新大的结构变化,细节部分的用心更是随处可见,让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无名纺织女工的画像被画在了楼体非常醒目的位置👇🏻


*图据官方


与艺术家合作的涂鸦墙成为一处很有名的打卡点👇🏻


*图据官方


为了还原当初的字体纹样,专门找设计师制作还原的字体(并用于全场所有的导视系统里)👇🏻


*上图据官方


与字体对应的是导视,用的是纱线的变形,美术满分、质感上乘,且与字体的复古感十分匹配👇🏻


曾经的厂区大门,被保留下来作为背景板展示👇🏻


*大铁门如今被保留下来成为服务台的背景墙 | 图据官方


以前的一扇n5小门也被保留下来了👇🏻


*图据官方


位于4号厂房的屋顶农场——纱厂耕地,小青椒长势良好👇🏻
*图据官方(中图拍摄于2023年4月)


保留原样的斑驳墙壁和走廊(以及前面提到的专门字体)👇🏻


*图据官方


以前破旧的板凳也被改造成为极富工业风的休息座椅👇🏻


*图据官方


因为纺纱厂极易着火,所以以前厂内随处都有「太平桶」,也被保留下来作为历史记忆保留👇🏻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原有的玻璃窗被创意改造为灯箱👇🏻


*图据官方


在保留原有窗户框架的基础上,更换为加固的玻璃窗👇🏻


*图据官方


最重要的纺纱厂机械设备,不仅有一部分被保留下来,作为南丰纱厂历史档案馆展陈的一部分,向公众介绍香港昔日辉煌的时装纺织史👇🏻



还被制作为vr纺纱体验内容,可以让人们免费预约体验👇🏻



在全场的展示牌上,都有专供盲人阅读的盲文说明👇🏻


这些细密如纱的保育活化的细节,贯穿在整个南丰纱厂的每一寸角落里,你可以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当年做这套改造的工作量之庞杂,非亲历者实难想象。


但其实单看改造这一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特别牛逼的「焕新大法」。


反而是贯穿其中的建筑保育活化理念、历史遗存保护观念、以及本地人文符号与文化土壤的真诚与尊重,让我随时都会深感震撼。


*俯瞰南丰纱厂 | 图据官方


以当代语境的审美水准和商业逻辑去深度还原纱厂原有的文化内核——生生不息的香港精神,并将其用现代方式进行可持续演绎与发展,这是南丰纱厂让我最为折服的操盘理念。


当然,硬件的更新诉诸时间便可完成,但一个空间的长期鲜活,必然需要长远的思量、契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以及敢于创新的经营思路。




三大主轴与内容王者


南丰纱厂让我最为感动的,还不止是这些数不清的周到的细节,更庞大的「南丰宇宙」深藏在其三大「主轴」的运营内容上——



根据官方外宣资料,自2018年开幕以来,南丰纱厂一直通过南丰店堂(the mills shopfloor)南丰作坊(the mills fabrica)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积极策划各式艺文及社区活动连结本地社群,为不同年龄层带来创新的学习体验,配搭多元的餐饮零售店铺,蕴酿出独有的文化活力。


走访下来,我发现这三者之间,是非常有机的一个整体——


首先,「南丰作坊」是培育初创企业的一个「孵化器」。


ta将纱厂的行业经验与社会资源融入其中,特别针对服装设计师商业知识浅、拓展人脉难两大弱点,助他们培养生意触觉、打通人脉,从而增加创业成功率。


官方注释是:「南丰作坊是一个全方位的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解决方案平台,加速可持续的纺织科技和农业食品科技创新,实现创造社会效益。


先来看一段南丰作坊官方网站的一段动画,非常赞👇🏻


,时长00:47


南丰作坊运营团队主要负责筹办投资及培育计划提供互动场地,推动南丰作坊成为创新纺织服装科技(techstyle — 交织于科技和生活时尚之间的领域)农业食品科技(agrifood tech)的首选地,创造可持续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南丰作坊官方宣传手册上对于这一板块的详细解读

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领域?

南丰作坊以九大地球界限为起点,研究了6大首要的地球界限,并围绕环境影响与社会影响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环境影响维度: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用水、避免土地使用变化、避免富营养化、里面微塑料盒化学品;


社会影响维度:更好的健康、身心健康、增加可持续性知识。


目前,南丰作坊已经在目标领域投资及培育了包括香港及英国在内的多个创业品牌,部分品牌的商业化路径已经非常良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与欢迎👇🏻



在南丰作坊的工作间,我们见到了正在这里用废弃塑料和日常生活垃圾研制文创周边的年轻人们👇🏻


还有南丰作坊旗下各种创业公司的商品展示(他们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真的在做很多非常细致的孵化工作),一款可在常温下储存鲜肉一个月以上的技术惊呆了我👇🏻



另外一个房间里,是满满当当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工具,南丰作坊还为年轻人衔接布料商、成衣工厂等上下游的资源,让他们的创意能够更顺利地落地👇🏻



提供资金和提供资源还不够,连商业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办公与路演空间都做好了👇🏻


*南丰作坊内的共享办公空间 | 图据网络


*南丰作坊内的路演大厅 | 图据网络


在这里,丰富的活动高频开展,让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供应链之间、与商业化运营的专业顾问团队之间、以及与市场之间,都能够被这个无比周到的「孵化闭环」完美take care,让亲身经历过创业之苦的我,实名羡慕。



*图据官方


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南丰作坊这一板块的存在,才让南丰纱厂从根基上有了非常丰沛且源源不断的「年轻力」源泉,让越来越多希望投身于相关领域事业的社会萌新们,有了一种相对风险更小、成长性更好的自主创业的可能性。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而他们创造出来的产品,就来到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产品展示平台的地方——「南丰店堂」二层内的fabrica x👇🏻


*最上图据官方


访客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了解创业者们的理念、体验他们的产品,还能够提前在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预约,参加这里的workshop,亲身感受很多有趣的手工活动👇🏻


*图据官方


运营多年后,南丰作坊这条完整的创新创业孵化业务线,已经非常成熟稳定了,也成为南丰纱厂特征鲜明的一个新时代标签。


但对于一个商业项目而言,这是一条非常重的内容运营线。


它涉及创新产业投资、新兴企业孵化、产品市场化等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与服务,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长期主义耐心和专业的团队,很难将这条路走通。


商业逻辑清晰、社会责任明确、业务能力极强的南丰作坊,是我从内容王者的南丰纱厂身上看到的,非常认同且喜欢的第一面。




其次,「南丰店堂」是一座可以表达香港精神演进的体验式零售地标。

*官方的英文定义是:a landmark for experiential retail, an expression of hong kong's evolving character。


两次逛南丰纱厂都感觉意犹未尽,因为每一家店的创立背后,都有特别多的故事与思考,他们没有给自己贴上任何「主理人」或者「网红店」的标签,只是日复一日在店里认认真真地迎来送往、研发新品。



但只要你真的走进去,你就会发现每个店的吸引力和气质都非常不同——

这里有香港gin酒品牌「白兰树下」开设的试饮室「丹丘蒸留所」(位于南丰纱厂3楼),供应的鸡尾酒均以品牌的毡酒加入咖啡或茶精心製作,驻场调酒师亦乐意根据客人要求客製鸡尾酒,风味独一无二👇🏻


*丹丘蒸留所的调酒师给我们现场调制了一杯非常赞的gin | 上图*图据官方


有由3位香港年轻人于2014年共同创立的本地机械腕表品牌eoniq👇🏻


*图据官方


eoniq的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是全球首个提供全个人化手表设计的平台,成功销往超过100个国家。

但这几个年轻人还不满足。

他们坚持认为香港需要拥有一只真正香港制造机芯的机械手表,所以eoniq 团队倾尽所有,并于今年成功研发并做出第一只取得产地来源证的香港製造镂空机械机芯。

*图据官方


还有「以粤剧为工具,借舞台作教室」作为的创会理念的儿童粤剧协会查笃撑,这家店以粤剧为主题,亦提供轻食👇🏻


*图据官方


「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由马曼霞老师于 2002 年创立,是香港唯一持续至今专注于原创儿童粤剧创作的非牟利团体

这是一个定位于「儿童教育」及「中国文化」的品牌,设有儿童粤剧课程,坚持创作适合小朋友演出的「儿童粤剧」致力于推广儿童与粤剧文化的交流。

*图据查笃撑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因为差异化非常突出、品牌理念也值得深究,这里的店,每一间都非常有意思,逛进去,大半天都出不来。


尤其是本地开发的g2g服装循环回收再造系统,是香港纺织及成衣物研发中心龙达纺织有限公司h&m foundation三方合作的成果👇🏻


*g2g为garment to garment的缩写 图据官方

这一系统装设于南丰纱厂零售店内,是一套小型服装循环回收再造系统,可以将旧衣循环再造成全新有用的纺织产品,流程包括:消毒、开松、清棉、梳理、并条、转杯纺、并纱倍捻,以及针织



这套系统解决了如何将整条衣服循环生产线的每个流程,兼容在狭小空间运作的技术问题。


人们可以带同旧衣到生产零售店体验衣服循环的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再造成全新纺织物带回家中。




新技术为传统纺织及时装业开展接触消费者的新渠道,让消费者了解创新科技如何解决旧衣服弃置的问题及实践服装循环回收再造概念于日常生活中。


我两次造访时,工作人员都在里面处理客人交予的旧衣,有条不紊地将其拆解成纱,最终做成新的衣服👇🏻


,时长00:05


g2g的这套系统亦开创了崭新商业模式和电商平台的可能性,推动不同领域的合作,为纺织品创造了一条全新的生产使用循环通路,也为旧衣物提供了新出路,更为保护地球及生活环境贡献了宝贵的人类智慧。

*本组图据官方


第三个主轴,是「chat六厂」。


chat六厂是集纺织、当代艺术、设计与歷史传承于一身的非牟利社区艺术馆官方中文称谓为「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

通过策展多元化的展览与共学项目,chat六厂连结不同社群成员,当中包括参观者和艺术家,以探寻本地社区故事和国际合作为出发点,共同编织创意体验,感受香港纺织业勇于创新的精神。 
*官方定义为a none-profit art centre interweaving textile arts, history, and science。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这便是南丰纱厂的「历史文化艺术策展中心」,与「南丰纱厂」和「南丰店堂」一样,也是由一个单独的团队管理运营。

场地方面,chat六厂拥有位于6号厂房二楼的一个l型通道位置,以及一楼的一处专门的「六厂小店」👇🏻

*位于二楼的chat六厂展陈空间 | 图据官方


*六厂小店是chat六厂的商店,积极推广手工艺文化(culture of making),为纺织及文化爱好者精心搜罗各式各样香港和亚太区内的工艺品牌。六厂小店的重点产品包括chat六厂原创(chat originals),大多经自家製造或与国际知名艺术家和本地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及製作。此系列为参观者提供别具特色及充满意义的纪念品,延续chat六厂的创意体验。

在南丰纱厂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上,chat六厂与香港传奇明星潘迪华女士合作,举办了一场关于潘迪华女士生平故事展览👇🏻

*图据官方

这场名为「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的全新2023夏季展览,是南丰纱厂献给这位无论在乐坛、演艺界、艺术界均举足轻重、作品屡创先河的香港跨文化艺术家。

*本组图据官方


展览通过照片、服装、唱片、新闻剪报、文献及私人物品等等,一同探索象征潘姐姐人生及演艺生涯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亦展现了国际社会在不同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与接纳方式,资料珍贵且意义重大。


*潘迪华女士近照 | 图据官方

我认为,此次展览的特殊意义在于,潘迪华女士与南丰纱厂一样,都是香港股市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共性与共情。


过去五年,作为香港首间纺织文化艺术中心,chat六厂与超过130位来自世界各地跨界别的艺术家、设计师及匠人合作,筹办了共23个与纺织业相关的文艺展览,让参观者从艺术经纬中了解人文风貌,拓宽国际视野。

*图据官方

其实,「内容王者」南丰纱厂的「热闹可持续」不是没有原因的——


回顾从开幕至今,除了chat六厂之外,南丰纱厂的marketing条线也始终积极与国际品牌及知名艺术家合作,推广创新艺文体验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例如,与日本殿堂级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合作「走进伊藤润二的诡异世界」沉浸式展览👇🏻

*图据官方

邀请善于将充气艺术品融入古蹟建筑物的英国着名充气凋塑艺术单位designs in air一同宣扬保育概念,将色彩缤纷大型吹气装置带到纱厂👇🏻

*图据官方

与国际时尚品牌agnès b.合作,以两大品牌本业「时装」及「编织」为连结,运用回收衣服、布料以编织技术制作巨型悬挂圣诞艺术装置及展览,宣扬环保意识同时呼应南丰纱厂的纺织历史👇🏻

*图据官方

这些林林总总、几乎不间断的活动,组成了南丰纱厂在开幕五年以来最为引人瞩目的「内容力」,从中传递出来的那些很香港的故事和价值观,令人动人且着迷。


而这其中表达的港资项目的「慢功夫」,亦是我最容易共情之处。


这样的慢功夫,是每一个动作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最原始的发心,是每一个细节都有详细清晰的指引与说明,是认为动物与人应该以平等姿态共处的文明思想,是文化与艺术的光芒可以用更加柔软的方式照进日常,更是让更多人可以以这里为载体、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


南丰纱厂的三大支柱板块,无一不是以这样的理念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运营工作,仔细认真地链接每一个微小的个体与资源,平等地尊重每一位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合作伙伴与造访者,尽全力给予每个人恰到好处的帮助。




一些细节与很多感动


坚持读到这一段的朋友,先给你们点个赞,不容易的。


最后一部分,我再啰嗦几句,关于南丰纱厂的宠物友好、南丰小巴、以及出人意料的「荃湾社区游」。


如果要说香港宠物社交的首选,我想南丰纱厂一定是许多香港朋友的第一联想。



5年来,这里不仅举办了大量与宠物友好相关的活动,更成为了香港爱宠人士的社交乐园。


宠物友好这件事,的确已经成为内地业界共识,但能做到南丰纱厂这种深度与颗粒度的,几乎为零。

*图据官方

首先,从秩序管理源头入手,南丰纱厂有专门的宠物课堂,主人带着自己的宠物一起来学习如何在公共场所里有序活动👇🏻



其次,从需求供给端口透视市场,南丰店堂内,有很多家专门提供宠物用品的零售店铺,商品内容结构相当完整且极具差异化👇🏻

*本组图据官方


第三,宠物与人类的物种平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致尽,牠们不仅可以与客人共同上桌享受美食,还有属于自己的游逛指南👇🏻


*下图据官方


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与现场管理,出入南丰纱厂的爱宠人士普遍素质很高,带来的所有狗狗都穿戴着狗狗专用尿不湿,因此,在整个项目内,即使是宠物数量极高,但却闻不到任何臭味,不得不佩服。


*图据官方


再来说说南丰小巴。


南丰小巴是往返于南丰纱厂与荃湾地铁站之间的班车,由南丰纱厂出资购买运营,人性化十足👇🏻

*图据官方


我第一次到南丰纱厂的时候,项目同事就推荐我乘坐这个小巴前往荃湾地铁站,体验相当之丝滑,零差评。

在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上连详细的上落车实景位置都有贴心po出👇🏻
*图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


还为南丰小巴画了专属画像,识别度很高👇🏻



6月再来的时候,小巴又换了外衣👇🏻

*左图据官方


那种不做则已,要做就往死里做、不留任何死角的思维模式,我真是大写的服气。


而这种魔鬼般的细节竟然充斥在整个厂子里面的各个角落,这就真的「细思极恐」了——


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文化根源或价值理念为基础的运营观,哪怕有再厚的一本sop手册,也无法做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图据官方


最后要聊的,是这次media tour的压轴活动——「荃湾社区文化游」。


当天下午,香港下起了小雨,一位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大哥来到了我们乘坐的小巴车上。


他带着我们从南丰纱厂出发,穿梭在热气腾腾的荃湾街巷里,走访了好多家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商店。


*烟火气十足的荃湾社区街道,摄于2023年6月


他不仅跟每一个店主都非常熟络,还对这些店铺的商品和特色都非常熟悉,讲起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这是一家经营笔墨纸砚的老店,老板已经80多岁,依然自己一个人看店,精神矍铄。带我们参观的大哥之前不久就在这里位自己的女儿定制了一个私人印章,准备送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这样的街坊邻里热络的场面与氛围,实在太感动、太久违了……


这位大哥名叫袁智仁,是「活在观塘」及「全民保育行动」的创办人,曾任大学讲师,教授古迹保育。


袁老师自2006年起举办社区活动,协助观塘重建街坊,参与同德大押等保育。现在则从事本地乡村研究,编写村史,出版《谷报》,文章散见于不同报章及媒体。


*这是「悦和酒醋酱园」,也是一家经营了很多年的配料专门店,其中售卖的所有酱料都是悦和自家配方,也是被老街坊们吃了几十年、认准了的「正宗老味道」。如果不是因为返程路途太远,我大概会买好大一堆回家,看起来实在是太诱人了……(途中左二深蓝色背影就是袁老师)


大家可以翻回文章开头的第一张合影,第一排最左边的那位,就是袁老师。


在我参加过的所有media tour里,从来没有遇到过看完项目之后,还会特意安排了一场社区文化游。


我问过南丰纱厂的朋友,她说,「生于此、长于此,当然要与社区血脉相通啰,你要了解南丰纱厂,就一定要了解荃湾这个地方的街坊。」


的确如此,一个城市商业空间的长期存续,一定离不开其所在的「土壤」。也很开心,内地市场越来越多的项目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地性」的重要与必须。


但意识到是一回事,喊口号是第二回事,真正能理解什么叫做「属地敬畏心」和「在地融入度」,是第三回事。


正在写结尾的时候,碰巧有个业内朋友今天正好在香港,说下午刚刚才去看了南丰纱厂,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截图👇🏻


*已征得本人同意,隐去姓名之后po出


我想大概每个人看南丰纱厂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与心得。


这大概就是「地标」项目最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朋友镜头下的南丰纱厂,摄于2023年8月


南丰纱厂即将于今年12月踏入第5个年头。


南丰纱厂创办人张添琳小姐表示:「由成立至今短短五年间,我们很高兴见证南丰纱厂成为备受区内、本地以及海外游客欢迎的城中热点,亦乐见其蜕变成推动本地文化交流及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

未来,纱厂将会贯彻南丰集团围绕社区共融(social cohesion)环境保护 (environment)全人健康(wellness)创新(innovation)科技 (technology)五大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框架『sewit』,继续透过丰富的活动及社区项目启迪大众,促进跨代互动,艺聚社群,延续独有的香港故事。」


*更多关于南丰纱厂的故事,大家可以前往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官网了解更多:www.themills.com.hk


我始终认为,可持续的商业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建筑物本身的工程能耗节省与绿色能源的采用上,实际的商业运营内容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尝试与可能性。


而一直在强调「内容为王」和「长期主义」的商业运营,本质上是在许许多多日复一日的「笨功夫」里面「找自己」。


这一切,我在南丰纱厂,都找到了。


写了这么多年的商业观察稿,能让我还有兴趣与动力写下这样一篇万字长文的项目,真的不多。


所以,日后各位去香港,除了找品牌,更强力推荐深度游逛一下南丰纱厂。


不在cbd而在老工业区的这座香港保育活化地标,值得每一座城市的工业遗存在做城市更新的时候,花足够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好好学习。


当然,受众与市场的成长与进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我们唯有自我精进,方能影响乃至推动市场的迭代。


*朋友镜头下的南丰纱厂,摄于2023年8月


最后,预告一下,下一篇关于香港的商业观察文章,是关于太古集团的「历史档案馆」,值得期待。


看的书不在多,在精。

要学习的对标项目,也是同理。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