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永川朱沱镇,绘就特色小镇多彩画卷-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重庆日报       时间:2021-08-25

永川朱沱镇,绘就特色小镇多彩画卷

 

宜居朱沱

永川朱沱镇,绘就特色小镇多彩画卷

 

朱沱镇龙眼喜获丰收

永川朱沱镇,绘就特色小镇多彩画卷

 

朱沱镇综治中心监控系统

永川朱沱镇,绘就特色小镇多彩画卷

 

图左:安居大道 图右:思善广场

朱沱古称汉东,唐代置县,因康熙年间朱姓移民众多,且长江在此形成一深泓回水沱而得名。这里地处永川区南部之门户,东与江津隔江相望、西南与合江和泸县接壤,自古便是长江水道的重要码头和货物集散地。

而今,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朱沱镇成为永川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建设“双城经济圈”泸永合作的黄金连接点和重要支点。紧紧围绕“永川南部副中心”和“长江进入重庆后的首个临港新区”的定位,朱沱镇以“港产城融合、镇园港互动”为发展思路,“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品质城市,以高品质城市承载高质量发展”为工作方向,健全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近年来,朱沱镇先后荣获重庆市中心镇、商贸强镇及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等称号,成功入选重庆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加强港产城融合

打造工业强镇

依江而生、依江而兴,汉唐时期朱沱镇就是远近闻名的水码头,是长江边一个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古往今来,江水奔腾,随着时代变迁,朱沱镇往日的热闹场面不再,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带给朱沱镇的活力,依旧涌动不息。

凭借黄金水道流经镇内15公里的天然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黄金机遇,朱沱镇以产城融合为重点,大力促进镇、园、港协调发展,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滨江重镇,打造“长江进入重庆后的首个临港新区”。

港产城融合、镇园港互动,以此为发展思路,朱沱镇大力推动以工业为代表的产业蓬勃发展。经多年深耕,位于朱沱镇的永川区港桥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主要发展纸及纸制品、木及木制品、新材料、物流及市场、智能制造五大产业。

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余家,建成区面积近12平方公里。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02.76亿元,同比增幅12.41%。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20.5亿元、同比增幅36.4%,新引进项目4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累计出让工业用地887亩,在建厂房超20万平方米,新增产业工人961人。

港桥产业园区的快速成长聚集了充分人气,为朱沱镇城区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助推产城融合的力度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正在扩建升级的朱沱港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近年来,作为国家级进境木材口岸的朱沱港,是重庆长江上游川渝黔交界河段唯一可停靠千吨级船舶的港口,年货运吞吐能力达8万标箱,已逐步向现代物流港转型。未来,朱沱港将建设4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商品汽车滚装专用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集散装、集装箱、滚装等全功能码头。

如今的朱沱镇,已经从传统“水码头”华丽转身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大重要阵地之一,成为永川与周边区县抱团发展、促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重点规划的南部港桥新城,被视为永川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

挖掘自身优势

特色农业优质高效

去年9月,在朱沱镇举行的“龙眼丰收节”上,该镇获得“国家晚熟龙眼标准化示范区”授牌。

身为传统的农业大镇,除了新兴发展的工业,朱沱镇的农业发展特色鲜明。据了解,朱沱镇至今已有1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被誉为纬度最北端的龙眼之乡。“朱沱龙眼”有显著的晚熟优势,因肉厚核小、个大皮薄、风味独特,已被国家农业部鉴定为优质水果。

多年来,通过不断培育壮大,“朱沱龙眼”发展出储良、蜀冠、水南一号等近10个优质龙眼品种,并通过“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大户 家庭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出龙眼果酒等衍生产品,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周边村民进一步增收。

不仅如此,朱沱镇重点打造晚熟龙眼基地和优质水稻基地两大特色,逐步壮大荔枝种植规模,加快构建起现代化、高效化的沿江特色产业示范带。

“我们用‘园区的模式建农业’,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实施基地式布局、园林式建设,科学规划特色基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已取得初步成效。”朱沱镇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朱沱镇水稻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龙眼种植面积达3万亩,国家晚熟龙眼标准化示范区建成并通过验收,荔枝、蜜柚、枇杷及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业项目势头喜人。

下一步,朱沱镇将深入挖掘沿江产业的优势潜力,力争按市级农业产业园标准建设朱沱龙眼荔枝现代化产业园。同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规划打造融合朱沱、松溉、何埂10万亩龙眼,合江20万亩荔枝的共计30万亩沿江龙眼荔枝产业带,发展沿江休闲观光产业,建设优质龙眼荔枝核心区及拓展区。

精雕细琢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家园

漫步朱沱,走到朱沱镇水果街片区,平坦干净的街道、规划整齐的摊位,层层绿荫下是往来有序的人群,叫卖声、交谈声、欢笑声,加上树上声声鸟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繁华景象,让人很难将其与过去老旧的农贸市场联系起来。据悉,该片区总投资约500万元,累计拆改地面5100平方米、铺装石材8000平方米,新修集市棚3座、树池155米、数个室外小品,彻底改变了该片区脏、乱、差的旧面貌,为居民提供了舒适整洁的购物环境和生活环境。

行至二郎山与四望山交接处的郎望路,蓝白相间的崭新护栏、笔直挺拔的行道树、铺满透水砖的人行道……开敞、靓丽的街景叫人眼前一亮。走进修葺一新的观景台,满眼均是翠绿,俯视望去,美丽山河映入眼帘,恰是一幅自然天城的绝美景观画卷。与之前相比,郎望路沿线治理了护坡、扮靓了观景平台、丰富了绿化,港桥工业园区与城镇结合段景观得到全面提升,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协同四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川区是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增长极主战场之一。这也意味着朱沱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城区”这篇文章,真正实现“港产城融合、镇园港互动”。

在永川区委、区政府指导下,朱沱镇充分利用每年特色小城镇补助的1000万元资金,大力推进以完善园林绿化、完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

近几年,已累计完善绿化850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路73000平方米,修建停车场2个、公交站台11座,新建了小岩子公园1个、广场2个、公厕3座,安装路灯320盏、监控120个,统一安装门市雨棚140个。通过一系列的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功能日臻完善,城区面积逐年拓展,城镇品质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了风景美、生态美、生活美。

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朱沱镇综治中心的会议室大屏幕上,高清、实时的监控画面将全镇多地实况一览无遗。农贸市场、主要干道、停车场、公园和广场……24小时全时段监控、覆盖区域声音获取,构建起全覆盖治安防控网。

依托大数据手段、智能化终端、信息化平台,朱沱镇在全区率先启动综治中心建设试点建设,旨在运用高新技术,以社会创新管理业务为依托,将全镇划分为156个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对区域内人、地、事、物、情、实有单位的直观管理,并建起纵向覆盖由镇到村(社区)直至网格单元的三级管理体系。

目前,朱沱镇综治中心已接入“综治云”视频监控、电信“平安数字乡村”视频探头、雪亮工程治安监控、高空球型摄像机等视频资源5000余个,为镇综治中心提供日常巡查、应急指挥、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了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套系统不仅实现了朱沱镇域内的实时调度,更进一步搭建起永川、泸县、合江跨区域联动,可实现边界地区远程接访、矛盾联调、研判会商。

“近年来,我们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总体目标引领下,坚决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永川南部副中心。”朱沱镇相关负责人说,“遵循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我们先后投入2亿多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朱沱镇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而今,朱沱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打通了城镇道路“动脉”,延伸了安居大道和行政大道,完成天龙路通车、老十二中至长江路大滚子转盘道路整治,交通瓶颈得到解决,城镇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疏通了城镇排水“经络”,建成区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排水系统;畅通了城镇拓展“穴位”,成功以房地产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城区拓展,全面推进城镇建设步伐;丰富了城镇生活“肌腱”,辖区驻镇单位、学校、医院、商圈样样俱全,老旧小区“华丽变身”,居民生活质量和便捷度大大提高。

下一步,朱沱镇将重点做好加强产业支撑、加强整体提升、加强功能升级、加强城市拓展、加强城镇功能标准化统筹五方面工作,着重提升永川南部副中心的整体功能。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