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人们生活当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工作、学习之余都喜欢通过旅游舒展身心。
我国大约有7亿人生活在都市圈里,城市里的生活,比较缺乏绿色型的放松身心休闲方式。一方面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长期的固定化两点一线生活,迫使大家闲暇之余想外出旅游散散心,另一方面,习惯了钢铁丛林的城市,内心渴望亲近自然,通过旅游来提升外界的了解,丰富见识。年轻一代的人更是敢于尝试突破禁锢,乐于尝试说走就走的旅行。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崛起,近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规模逐渐膨胀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来自于90后、z世代为代表的群体,虽然在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踩了一脚急刹车,目前旅游市场在慢慢的回暖发展当中。从长远来看,旅游市场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6~2020年国内旅游人次情况
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疫情稳定后,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具备丰富文旅资源的乡村城郊地区,将会蕴含着文旅发展潜力。
2017~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情况
消费升级,促使文旅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除了疫情影响之外,截止到2019年,国内文旅市场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旅游收入,都处于稳步增长当中,随着疫情防控的稳定,文旅市场也在逐步的恢复当中。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88.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51亿元,增长2.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7.08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1.3%。从增长情况来看,未来依然是处于逐年增长的一个状态,上升空间较为宽阔。
随着90后、z世代、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的崛起,旅游消费被推到了高潮,年轻一代对旅游的要求不再像上一代人那样,简简单单的走马观花,游山玩水,更在乎旅游的精神层面意义,如文化内涵、寓意、景点特色地域文化来源等,将旅游需求引入更深层次当中。
2021年五一出游各个年龄段占比情况
数据显示,渐渐成为职场实力担当的“90后”在今年“五一”出游人群中占比达37%,成为绝对出游主力,“80后”位列第二,占比达27%。以“00后”为代表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人群在这个“五一”旅游市场中表现亮眼,占比达21%,旅游消费直追“80后”。
2021年国庆出游各个年龄段占比情况
从出行人群来看,据同程旅行公布数据显示,80后、90后是今年国庆假期出行主力,分别占比34%、37%。00后占比虽为 15%,增长迅速。
局部地区疫情复发的原因,导致长途旅游暂时受到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短途同城、周边城乡旅游意外迎来了发展高潮。总体来看,随着疫情的进一步稳定,疫苗接种的完成,城乡旅游的热情有被再一次点燃,作为文旅资源丰富的城乡区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文指出,受天气和局部疫情反弹影响,中远程旅游需求未能充分释放,假日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省内,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是主流。专项调查数据显示,49.1%的游客选择省内跨市游,比去年提升4.1个百分点;游览城市周边乡村、郊区公园的游客比例分别为28.9%、25.8%,分别比去年提升4.6和5.7个百分点。
以2021年中秋节假日为例,9月22日,携程、去哪儿、同程、驴妈妈、马蜂窝等旅游平台相继发布中秋小长假出游大数据: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6%,周边游的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为56%,高于2019年中秋和今年端午、清明假期水平。90后、00后占周边游群体的54%,亲子游超4成,携家出游成中秋假期一大亮点。
城乡旅游的快速发展,也要注意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
1、新一代年轻客群,在旅游上,对旅游的文化内涵、景点特色、文化蕴意上期待更加挑剔,城乡文旅在面对新一代年轻旅游客群,更要重点打造自身的文旅特色,具备核心文旅亮点,才能满足年轻一代客群的文旅需求,推荐给身边更多的人,最终给项目促进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2、旅游相关联产业:农家乐、民宿旅馆、农庄、采摘园、垂钓鱼塘、峡谷漂流、骑马、写真、泡温泉、索道、纪念品、手工艺品等沉浸式体验类业态,在不同的景点里,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文旅景点还是得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发出专属性强的体验式业态,过于普通同质化的文旅景区,吸引不了多少人,甚至宣传亮点都很难拿得出来。
3、宣传的同时还要审视自身项目的客流容纳量、配套设施和服务是否跟得上,一些城乡文旅景点,通过宣传,带火了游客,随着蜂拥而入的游客到来后,该景点配套设施服务能力不足,管理混乱,游客体验感差,纷纷给差评,反而不利于城乡景点日后的发展。
城乡文旅发展案例:以铜梁西郊片区为例。
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西郊。
从2018年以来,铜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把6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作为突破口,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把各类资源要素通过这条绿道整合起来,促进和引领乡村振兴,使西郊片区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目前,铜梁正把西郊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向蒲吕、安居等4个示范片推广。
一条道路为何能激活、带动一个片区的乡村振兴?
沿着6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可以游玩玄天秀水生态画廊、荷和原乡、西郊花语悠游谷等30余个特色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景区。南城街道黄桷门奇彩梦园内,10万多株郁金香竞相绽放,游客络绎不绝;到巴川街道玉皇村踏青赏春的游客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200多桌;土桥镇六赢村“荷和原乡”景区酒店、民宿和周边的农家乐天天客满,营业收入超100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西郊片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西郊绿道的带动。”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西郊绿道已成为富裕群众的“产业路”、美丽乡村的“景观路”、群众生活的“幸福路”。
产业规划:
“串点连线,成片扩面”,西郊绿道将呈放射状分布的5镇街串联起来,分散的产业开始联动发展,“接二连三”。
“铜梁在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的持续推进工作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让闭塞的乡村畅通起来;通过发展基本产业,让贫瘠的乡村丰盈起来。”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说,铜梁在乡村振兴谋篇布局时,明确了以系统观念和融合理念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思路,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探索走出一条布局一产的同时配套二产、培育三产,改造农村危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整体打造城乡一体生态画廊相结合的新路。
由于西郊绿道的带动,目前,示范片区已经引进培育1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35万亩,发展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特色产业超过4万亩,打造了原乡小艾、铜梁龙柚、龙乡莲藕、坪漆香桃、有机草莓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铜梁西郊片区市场业绩表现:
2020年国庆,铜梁区累计接待游客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3.369亿元,同比增长16.4%。
2021“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8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了423.7%、452%。其中,安居古城景区共接待游客37.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西郊花语悠游谷共接待游客70.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亿元。
在2021春节7天假期中,铜梁区共接待游客6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4亿元。
文章来源:产业地产智囊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