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已有近20个城市相继出台本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更是于近一周内完成了楼市调控“三连收”。
26日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银监会北京监管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全面叫停“商改住”。专家指出,这是北京市近期升级差别化信贷抑制投资,严查中介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执行购房资格确认的税收政策,规避“假离婚”买房等一系列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行动后的又一记重拳。
实际上,商住房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出现火爆态势已不是第一次。2016年9月30日,北京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后,据房地产服务机构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十一”长假7天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1154套,其中商住所占比重高达88%。
另据腾讯房产报道,2016年北京全年商住市场共计成交63703套,成交均价29778元/㎡。一年的销量比过去3年的总和都要多。而在今年,特别是北京针对住宅市场的“3·17新政”实施后,商住房变得更加火爆。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目前50%至60%的商办类项目直接销售给个人。此次政策中北京商办类项目的购买条件比住宅更严格,这将导致个人购房者基本放弃购买商办类项目。
“这次,北京市从规划、建设、销售、使用、信贷等全链条、各环节集中发力,对‘商改住’‘零容忍’。”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说,商住项目本身就是开发商为了利益制造出的“伪住宅”,这类项目弱化了限购政策效果,在实际居住中还存在生活成本高、没有配套、环境嘈杂等问题。
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李文杰认为,此次商改住新政出台,将全面遏制商业办公用房市场的不正之风,商改住这个商不商、住不住的怪胎,将告别北京市场,成为历史。
而对于近一个月多个城市连日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限购限贷客观上能起到一定的市场降温作用。但如果不从根本上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很可能会陷入“房价上涨——政府限购——需求不足——鼓励购房”的怪圈。
“目前楼市调控的仍然是价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该把着眼点放到价格上,如果仅是把调控目标定在资产价格上,就是本末倒置。
不过,在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看来,调控价格也是有必要的,毕竟牵涉到购房者和商业银行等风险。但严跃进还表示,调控价格和调控供求是两种模式,短期来看调控价格是必要的,但后续还需要从供求关系入手。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