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旅市场亮点不断,多个城市文旅接二连三在全国范围内出圈,本文将以三个关键词为视角,探讨2024年文旅市场火热“出圈”的三大趋势。
关键词一:需求分层
大众化与个性化并存
当前大家都在谈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这的确是文旅市场的走向,但中国人口基础庞大,旅游观光的客群依然很多。 数据也能侧面反映这一点,2019年,有报道指出国内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虽然这几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不过当前中国收入差距处于较大阶段,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462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2.0%,说明超过半数的居民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这部分消费者出门旅游的需求同样旺盛。
另一方面,中产及以上的阶级随着收入提升、认知提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他们对文旅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分层、多元,追求个性化、品质化、高端化。
在此背景下,旅行需求分层趋势显著,例如主打性价比的“反向旅游”“特种兵旅游”成为市场热点,与此同时,高端旅游产品也备受青睐,据庞洛邮轮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市场近3500人预定了该线路产品。船票的人均消费方面,2023年庞洛的游客人均消费11万人民币,2023年23%的客人达到30万人均消费。
从旅游企业角度来看,传统的大众旅游产品的利润在于走量,而高端旅游产品想要盈利在于定制化、精细化,企业可根据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年龄、性别、兴趣等因素,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子市场。针对每个子市场,开发符合其需求和特点的旅游产品。例如,针对年轻人群体,可以开发冒险、探险等主题旅游产品;针对家庭群体,可以开发亲子游、家庭度假等旅游产品。如今各大ota平台也根据这一趋势推出了各类ai大模型,根据消费者不同场景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旅游服务。
关键词二:理性消费
主打一个性价比
受宏观环境影响,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普遍降低,居民消费行为本质上从“支付更高的价格,以获得更好的商品和服务”,转为“支付相同/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回归理性实用主义,重新思考什么东西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尽量减少非理性消费和非必需性支出。
从资本竞相追逐的“雪糕界爱马仕”到深陷泥潭的“雪糕刺客”,钟薛高的没落除了自身原因之外,也与消费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旅游市场同样如此,近一两年,县域旅游的崛起除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县域旅游提供了更好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和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服务支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性价比,今年“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均价仅为一二线热门城市均价的一半,400元左右就能住高档、豪华酒店。
从榕江、淄博到天水,这些火遍全国的小众旅游目的地的有个共同点就是物价较低,像甘肃天水麻辣烫一串的价格普遍在一两元左右。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大众,也同样适用于高净值人群,国家旅业网日前发布的《高奢旅游行业专题报告》中指出:高净值人群对支付高费用应享受到的服务和体验有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情绪价值,且开始日益关注性价比。
关键词三:体验为王
情绪价值是核心
从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集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的各类沉浸式文旅产品越来越受游客喜爱,原因在于旅游行业逐步走向了体验时代,体验为王的核心在于满足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这也是旅游市场消费的发展规律,中国旅游市场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旅游总体供大于求,根据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消费行为三阶段论:第一是量的消费阶段(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第二是质的消费阶段(处于供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第三是感情的消费阶段(处于供全面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即大家一直讲的情绪价值。
当然,“情绪价值”的盛行源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问题,情绪舒缓成为这届年轻人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情绪价值的高阶玩家当属于泡泡玛特,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让消费者通过探索和刺激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了自我愉悦和减压的需求。消费者通过挑选盲盒、猜测内容、打开盲盒的过程,完成了一场简短的仪式,与泡泡玛特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泡泡玛特的产品不仅仅是玩具或产品,更是一种情感载体,让消费者能够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2023年9月,泡泡玛特乐园落地北京朝阳公园,乐园主打场景式消费,核心价值是“陪伴”,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激发消费者的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情感共振”的ip沉浸式体验。据介绍,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开业首月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其中18~34岁人群占比 47%。游客平均在园时长达到4.32小时,其中14:00~16:00为全日高峰时段,每天16:00上演的“欢聚盛会”偶装表演成为大多数游客的“必打卡”项目。目前,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二消占比达到72%,主要来自商店和餐饮,远远超过主题乐园的平均水平。像上海迪士尼能够长盛不衰主打的也是一个情绪价值。
总而言之,旅游需求分层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旅游企业在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情绪价值的满足,这不仅能建立更明确、更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还能增加企业品牌的溢价空间,毕竟实体“有价”,情绪“无价”。
文章来源:ctdu中旅联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