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视点

老街新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解析-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来源:商业地产智囊       作者:商业地产智囊       时间:2024-08-22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原生地方文化,有的更是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城市历史文化。然而,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的路径,让老街也能焕发新生,成为了开发商们探索多年的重要课题。本文,飙马商业地产盘点国内优秀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希望能为广大开发商们带来一定的启发思路。


深圳南头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又名“新安故城”,坐落于深圳南山区南头天桥北,这座具有近1700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深圳的历史根源,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祥地。自2016年开始集中进行更新探索,前后经历了两次大的更新改造计划,最终定位于“粤东首府、港澳源头”,旨在打造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特色街区,及商业、办公、居住、文化为一体的活力社区。


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模式采用了“政府主导 企业实施 村民参与”三方主体联合,协同推进“微改造”的模式。

南头古城改造完成后分为四大功能区:历史怀旧区、艺术文化体验区、品质生活区、文化创意区,并依托空间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化活动,加强粤港澳三地的文化研讨交流与创新创意合作,打造湾区文化地标和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地。


商业方面,在保留原有的生活居住类气息的基础上,持续引入有品质、有调性、有故事的商户,吸引文化、创意、艺术类商户进驻,持续挖掘港澳背景及广东本土特色商家;

产业方面,引进设计创意类产业办公,打造深港文化创意平台,吸引具有影响力的创意行业协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类头部企业和人才,培育及推动深圳文创产业和发展,营造展示、销售、创作于一体的产业模式;

文化方面,通过历史文化策展与科技艺术相融合的现代手法打造常设展厅、展馆并持续开展文化创意及艺术类展览、沙龙、讲座、市集等活动,引领古城新生与品质人文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南头古城采用微改造模式,并以空间升级、业态升级为抓手植入新的内容,突破单一的商圈业态,带来新的人群,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标杆。


海口骑楼老街

骑楼老街跨越海口市龙华、美兰两区,街区总长3919米,占地面积121.3公顷,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现存骑楼建筑600余栋。海口骑楼建筑群始建于19世纪中叶,随着海运和商贸的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欧亚混杂、兼具南洋文化特征的建筑风貌。


2010年,海口市政府启动了骑楼老街保护综合整治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建筑立面进行修复保护,巩固建筑主体结构,并对楼体进行涂刷复原。

在建筑被“活化”的同时,一大批老商号重现。行走在老街,不经意抬头,便能看着镶在老街墙面上的“大亚旅社”“泰昌隆”“交通银行”等老商号牌匾。除了老商号外,骑楼老街还不断融入时尚潮流新元素,打造精品民宿、茶馆等业态,面向各年龄段消费群体。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骑楼老街通过“非遗 旅游”,让“老手艺”在骑楼老街这个“新舞台”上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在老街内打造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里汇聚椰雕、黎锦、草编等36个海南特色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一站式了解海南非遗。此外,每逢节假期,骑楼老街都会举行,关公信俗、海口盅盘舞、海南八音、公仔戏等非遗技艺现场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南本地手工艺人的入驻,让海南本土文化元素更加丰富。


骑楼老街浓缩了海口的市井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南洋文化和海洋文化,逐渐成了海口接待八方来客的“会客厅”。


福州烟台山漫步街区商业

福州万科烟台山漫步街区位于福建福州,是由万科南方区域和印力商业协同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福州首个以艺文为标签的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整体规模约6.2万平方米,一期2021年10月30日开业,二期2022年9月30日开业。


项目按照“保留—传承—创新”的思路来进行风貌保护开发。保留了建筑原貌中的红墙灰瓦,设计上将穿越、摩登、艺术文化融入街区的建筑、景观、美陈设计上,平衡了老旧建筑中的文化属性与功能,中西合璧,新旧共存,整个街区是以跨越时空的舞会为主题,规划九巷双街,呈现了“一主街、双环线、三组团、九巷道”的空间布局,沿着街区游逛,感受历史与当代移光幻影的魅力。


改造后的烟台山漫步街区定位“城市艺文商业漫步空间”,以“发现福州、遇见世界”为核心经营策略,围绕“摩登新地标”“艺文生态圈”“生活新高地”“社交会客厅”四个主题打造。

此外,项目总体量约60%均为自持运营。通过业态重构和选商原则的方式臻选引入新生活、体验式的业态和品牌,入驻书店、剧场、博物馆、独立工作坊等艺文共创空间,也引入高端餐饮、潮流集合店、人气网红店、创意零售店等多元业态,同时街区还经常不定期举行露天电影、山上音乐会、灯光秀、装置艺术、品质艺术展等文化活动,营造复合多元的文化体验氛围。


最后,街区还通过对“在地文化”的开发、继承和利用,在艺术精品酒店、设计师主题民宿、独立书店等文旅型业态上,积极做到与自身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呼应,释放烟台山的度假魅力,打造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青岛中山路步行街

一条中山路,半部青岛史。作为青岛老城区的核心街区,中山路沉淀了青岛城市商业文化的底蕴。黄金时代的中山路包罗购物、餐饮、娱乐、金融等众多产业之万象,是这座城市繁华、时尚、潮流的代名词。上世纪末,在旧城改造、城市中心东移以及东部的商业项目迅速崛起的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山路商圈表现每况愈下,后历经几年改造升级又重新焕发生机。

中山路按照“修旧如旧”理念,从城市形象、空间格局、营商环境、业态组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管线和楼院环境整治,青岛特有的里院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


同时,街区依托独有的里院文化,打造大鲍岛和上街里品牌,塑造为 “串里 逛院”沉浸式里院生活体验区,围绕“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构建老青岛、新里院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

在场景方面,中山路利用科技赋能街区,打造巨幅裸眼3d大屏幕结合了当下青岛特色、时尚元素、前沿科技于一体的视觉体验,让这里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此外,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利用沉浸式影院、百年商街变迁光影巴士等多层次媒介手段,为游览者带来全新的历史文化体验。


在业态方面,打造丰富多元的业态组合,当前业态布局有创意零售、文创办公、精品住宿、休闲娱乐、餐饮美食、文化体验等,涵盖一系列本地以及国内外知名品牌,如,1903青岛酒馆mix、xfat&仓库售货、贝果哩呀、荷田水铺、帝力氏酒窖、岚曦照相馆、世御酒店、青岛gala公司等。


最后,街区通过展览、演出等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文旅活动组织方面,老城今年已经有专场演出35场,高定时装秀2场,沉浸式戏剧、脱口秀20余场,策划街头演艺、主题巡游500余场。


案例小结

透过案例,不难发现,这些改造后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巧妙的将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相融合,保留古老建筑的独特风貌,融入现代商业的创新理念,为人们创造可以放松心情、悠闲购物、社交互动、欣赏风景,以及感怀历史人文变迁等体验多元而新奇的空间场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文化街区要想成功焕发新生,需考虑到诸多因素,除了要考虑到更新理念、建筑形象、持续运营、整合资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等方面,还要考虑项目的所处位置,业态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潮流性,项目承载的城市文化以及其功能的多样性,商业模式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甚至是策划团队是否专业等等,只有考虑全面,老街才有可能焕发新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商业地产智囊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删除。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