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改造的文旅商业正在全国风靡,凭借不同于传统商业的场景和调性,在周末尤其是节假日获取来自各地的文旅游客流量。例如上海有gatem西岸梦中心、北京的首钢园六工汇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成都,东郊记忆也是文旅商业不可忽视的代表作之一。
“北有首钢,南有红光”,东郊记忆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转身为集文化、艺术、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街区。2023全年超900万的入园人数;2024春节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今年暑期消费收入过亿;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超79万人次,单日最高超过13万人;位列成都市a级景区top3;线上媒体曝光量超70亿...东郊记忆已经圈粉无数,成为成都非标商业的新一代流量王。
爆改工业遗址
七大场景成团出道
前身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东郊记忆,聚焦“街区”,在推演中完成“成都东区音乐公园(2009年)”到“东郊记忆(2012年)”再到“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2019年)”的蝶变。
当下,东郊记忆由一条中心街道、二十多条相互连通的小道连接室内室外空间,和外部道路相互渗透,户外与日常彼此衔接,松弛感自然流淌,“街区、社区、园区、景区”集合共同错落而成这个城市窗口。同时,与外围的万科天荟、龙湖滨江天街等商圈绑定“好友圈”,消费业态更多元,逛玩体验更丰富。
商业更新已不再局限于场景翻新、业态置换的表征。东郊记忆捕捉外出需求,打造出展演艺术区、新文创艺术区、赛博朋克区、成都舞台、东山re°est、7号创意集盒和北街美食街七大区域。
每个区域紧扣着“新国潮、原创力、青年 ”的主题,有自身的场域特性,合理而不杂乱,强调地缘属性与在地文化,呈生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商业场景。如7号楼被划分为一个个几十平的“小盒子”,并辅以两个户外生态空间,其中入驻艺术书店、创意舞蹈工作室、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创意画室、摄影工作室等。而成都舞台,由2800㎡户外广场、225㎡室外舞台,以及多栋围合式建筑构成,可以举办大型活动成为新时尚秀场。
调整后的东郊记忆业态分布丰富,集休闲娱乐(电影院、ktv、游戏室、创意小店等)、艺术创意(工作室、画室展览、艺术中心等)、商务办公(如移动无线数字音乐基地、数字音乐企业总部基地等)、酒店住宿于一体,满足不同人群对音乐、潮流、时尚的需求,打造了一个融合文化、商业、旅游的全新业态。
本土潮流为特色
融入主理人生态
东郊记忆以国潮文化内核和首店消费热力为牵引,试图化“流量”为“留量”。根据《2023年度成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选择入驻街区的首店占比从往年的28%增长至57%。其中,东郊记忆成为首店争选的入驻地之一,2023年共吸引全国首店7家、西南首店7家、成都首店30余家。
如成都街头潮牌品牌1807corp、时髦辣妹潮牌西南首店brandy melville(bm)、辣妹装品牌ariseism全国首店、成都本土潮牌don'fall首家实体店、帝视特中国内地首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全国首家汉服主题餐饮艺术空间——蜀宴赋...占据年轻人的视野,组成一片完整的青年潮流商圈“拼图”。
项目集结了一批年轻的主理人们,以古着买手店、潮玩品类、餐饮业态为主,如麦老板古着屋、duoji mart等各类品牌在地汲取创意,融入成都特色文化元素,将店铺打造成“非标”的秀场,丰富人文感和生活场景表达。
“更新”为常态
紧握青年风向标
随着z世代逐步成为主要消费客群,我们观察到项目正在向圈层文化、精神主义、体验社交的方向进行转化成为升级主线。东郊记忆以文化为抓手,把产业园区、文化演出空间、商业园区融为一体,探出一条适合本土文化的新路。
打造ip,抓住城市流量密码
塔楼、隧道、飞机、成都墙……烟囱旧瓦之间,传承与新潮并行。东郊记忆挖掘全新ip,让建筑本身承载的公共记忆活态留存,古老的工业遗址成为高质量消费的文旅支撑。
据数据,在今年暑期,园区客流同比增长51%,其中外地人占比约40%,45岁以下的年轻游客超过65%。新商业之家探访当日,不少游客在园区内街拍,有赛博朋克艺术街区、成都墙、火车头、五月天大人偶、巨型百事可乐罐等打卡点,工业旧厂的自然、人文与艺术价值也在无限放大。
展览、音乐连番不停,餐饮业态服务升级
串联南大门和火车头广场的火车头市集、东山re°est游幕露营生活节、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世界顶级数字艺术展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中国内地首馆、全民级科幻盛宴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举办萌宠运动会等等……听音乐、逛集市、看展、社交,东郊记忆运营团队从听、触、嗅、视等五感中打造多种消费场景,满足青年群体肆意绽放的鲜活生命力。
园区内共有30多处音乐演艺载体空间,如cgt48星梦剧院、音乐众创空间、东区超级音乐现场、福馆full house等,3年来举办近2000场次的活动。每周更新的文化展演信息将以2层楼高的巨幅海报形式挂在厂房外墙上吸引注意力。
据统计,东郊记忆目前拥有100余家餐饮,主要聚集在北街美食区与成都舞台区域,有小吃美食、老字号川菜、异域料理等等,小而精的消费场景受到热捧,如集乐舞演绎、光影艺术、餐饮体验于一体的原创汉文化餐秀品牌蜀宴赋获得较高热度。
新商业之家还注意到,东郊记忆在消费者体验上也下足功夫,“东郊记忆服务岛”为游客提供物品/行李存放、无人讲解、充电宝租赁等服务;以数字化设备提升卫生间区域的体验,能够清晰显示空位数量。
结 语
在商业进入存量时代、大资管的时代背景之下,城市更新将是永存的课题,东郊记忆作为老旧工业区改造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的代表,或会是市场中一种流行趋势。其中,提供多元的情绪价值、意义消费和社交空间,将城市文化输出、生活方式表达年轻化,或是东郊记忆红火出圈的“流量密码”。
文章来源:新商业之家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