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成为2015年风靡一时的话题,互联网 零售、餐饮、旅游、汽车、物流、教育、金融、医疗、房产......似乎任何行业都可以与“互联网 ”相联系。而互联网 似乎也给正在遭受“泡沫化”、“同质化”、电商“边缘化”的商业地产带来了春风,在这股春风下,商业地产商们如何将“互联网 ”玩转起来?“2015浙商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上”,最权威、最详尽、最全面的解读都将在这里一一呈现!今天笔者就来分享下“2015(第十二届)浙商大会暨‘互联网 ’峰会”中众多地产大咖对于“‘互联网 ’时代的商业地产怎么玩”这一主题的是如何论述的,看看商业地产如何玩转“互联网 ”。
6月19日,2015(第十二届)浙商大会暨“互联网 ”峰会——追赶“互联网 ”风口的分论坛“互联网 时代的商业地产”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永平,飙马中国商业地产首席策划专家何其琛,港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志远,香港意汇商业设计董事长欧镇江,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彪,南大集团董事长陈建华等代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商业地产的头脑风暴。
据了解,此次大会旨在帮助企业捕捉“互联网 ”时代的新风口,加快传统企业的“互联网 ”转型,推动二者的融合创新。大会共设两大主论坛和八大平行分论坛,两千余人出席参加,议程密度和参会人数创浙商大会历史之最。
养老地产要做轻资产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作主题演讲
作为商业地产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养老地产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聂梅生,这位大咖多次准确预测楼市的走向后,现年75岁的她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养老地产上,她的几点建议给在场的浙商带来了启迪。
她从2009年开始涉足中国的养老产业,经过6年的实际研究和实践,尤其最近两年的实践,有很多感受,最后和大家一样走入了“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 ,就可以让土地成本和融资成本实现“双零”:通过众筹模式实现“融资成本趋近于零”,通过双重基金实现“土地成本趋近于零”。
据了解,养老服务行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已逐渐显现出来,至去年末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了2.12亿,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养老产业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其涵盖了房地产当中两个重要业态,一个是居住住宅,一个是商业地产。做养老产业,一定要去房地产化,摆脱传统的地根、银根的开发路径,树立起服务业的概念,从第一架马车投资转到第三家马车消费,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重大拉手。
在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地产开发商因看好物业升值前景,惯常采用自己开发和持有运营的“重资产”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很多问题显现出来,倒逼的轻资产化到底要怎样走?聂梅生认为轻资产化包括平台资源 互联网 渠道资源,关键是怎样结合起来,打造综合运营的服务体系。
聂梅生创立的清朋华友学子园通过互联网构建了两个众筹平台,既做b2b的企业众筹,又做了b2c的客户众筹,还形成私募股权基金和众筹基金,渠道资源是轻资产最重要的,定位在65岁到85岁期间的退休老人,以清华校友为骨干,联手全国高校打造高知白领养老公寓。基金方面,设立了重资产基金和轻资产基金双重组合的方式。
在轻资产化方面,学子园重点打造运营服务中心,形成社交化综合养老服务系统、连锁会员服务运营中心,提供线上线下互动。在管理运营上,聂梅生说她一直在反思,这个和商业地产酒店有点像,也得管理每个房间,也要有餐饮、服务,但不一样的是,酒店服务客户住一天、一周,但是这里的客户住余生,把余生交给学子园了,所以延伸了很多其他服务。
在渠道建设上,学子园两年前启动了中国房地产部品采购联盟,有点像阿里巴巴或者是淘宝,但是不一样的是b2b,开发商对部品商进行采购,通过聚量效应直接使采购成本平均降低10%,如前段时间引爆的电梯团购,我们部品采购联盟平台向电梯生产厂家采购了3000台电梯,平均每台为开发商降低了8万元成本,品牌一下子就打响了。现在开始进行了b轮融资。此外学子园还搭建了模块建筑,社区服务o2o,海外基金等多种渠道。
商业地产要回归专业化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永平作主题演讲
“行外乐观,行内悲观,内行乐观,外行悲观”王永平用四句话概括了商业地产的行业大局。与很多经济学家从看基本面做出的乐观判断不同,王永平认为当前商业地产总体的形势比较严峻,现在面临的多重挑战,是早期野蛮生长,无序发展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招商难、运营难的大难题。去年以来,跟大量一线企业家接触后,王永平明显感受到大量项目在往外抛,企业招商越来越困难。
互联网崛起对中国消费品市场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互联网对于实体商业造成的影响,尤其对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实体商业地产造成影响有多大,王永平用了三句话概括: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政策影响大于市场影响。
实体商业未来有三个发展趋势:复合型、体验型、社交型。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品牌组合出来效果不一样,能做好也能做坏。商业是很专业的东西,如果把做住宅比喻娶媳妇,商业地产就是养孩子。比如买一块地,买完第二天国家出宏观调控,基本上也能算出成本多少、利润多少,而商业地产不一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娶媳妇走眼比例少一点,但是养孩子养砸的几率大很多。
互联网 为商业地产开辟了新入口
飙马中国商业地产首席策划专家何其琛
何其琛从事商业地产全程服务20年,他认为互联网 为商业地产开辟了新的入口,互联网的思维要抓住几个基本点。第一,商业地产为谁开发,为谁服务,为谁做商铺,把目标找到了,才好作经营。第二点,牢牢抓紧大数据分析,在整个流程过程中对数据精确把握和深度分析,对建筑模型细致研究,使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解决目的性问题。在“互联网 ”的风口上,如果不反思,不利用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搭建先进的商业地产开发技术,不吸取过去在营销、在产品,在运营管理,包括模式设计上,去做更多的顶层设计的话,面对“互联网 ”风口的时候,同样错失很多机会。
南大集团董事长陈建华
陈建华以前是搞制造业的,是一个商业地产新兵。他认为融入“互联网 ”不能一刀切,关键还要看项目区域位置在哪里,市场需求是什么。产品是不是和市场接地气。业态是不是满足市场需求。此外还要考虑长期的运营。“互联网 ”,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要用好它,将这么大的人流用大数据整合起来是以后开发业态的重要参考。
香港意汇商业设计董事长欧镇江
“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 ’的意义,也做了一些调查,‘互联网 ’主要有这三点意义:信息透明化、供需透明化,把时间、距离缩短。其实“互联网 ”的意义在于怎么利用互联网达到传统行业很难做到的传播。以商业地产为例,规划发展都是个体对个体,品牌对品牌,这样出现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香港意汇商业设计董事长欧镇江说,商业地产第一版本就是百货公司,第二个版本就是购物中心,第三个版本是社交型的购物场所,现在很多低头族,每个人拿着手机,看微信等信息,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的理解,“互联网 ”加入到商业地产领域,是讲究社交平台。
港龙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志远
“我们港龙一直专注做商业地产,在全国十来个城市做了40个商业地产项目,分三大类,一类是中低端,一类是特色化、商业化,还有一类是体验型、订单式的商业中心。中低端或者大众化的商业地产在走下坡路,可能5年以后逐渐被淘汰了。”蔡志远介绍。
近两年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怎样改变和提升商业模式,港龙控股集团走了不同的路子。首先开发模式上改变了,所有拿的地都是两年前或三年前,而且是和基金公司合作,利用别人的钱。其次是借助“互联网 ”,今年春节每个人都抢红包,蔡志远有这样一个启发,为什么有钱、没钱,都在玩这个红包,而且到现在还很活跃。后来在温州项目上也运用微信抢红包,利用5天的活动吸引了2到3万人到现场,卖了几百套房子。他理解“互联网 ”的概念,就是要充分利用它,拿来为我们所用。
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彪
曾昌飚认为商业地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企业家精神灵感迸发的价值实现。未来商业地产也要融进互联网很多信息而不是单一的概念。相信我们敢为天下先的浙商一定能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时代,在商业地产有一番新的作为。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