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与农业融合、与农村共生、与农民相依的旅游形式,通过深度融合将乡村的生产生活场景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质资源,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品优化和消费升级,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乡村脱贫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以西头村为对象,从“新价值、新消费、新体验”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为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新价值
重拾乡村记忆,凝结文化价值
文化是乡村得以延续的精神内核,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挖掘乡村原乡的文化内涵、审美追求和时代意义,可以构建稳定的乡村文化内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在主题凝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戏曲、民俗、建筑、传统服饰、节庆等,通过文化场景营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引入文创创意产业、沉浸式故事演绎、非遗文化的生产性转化等方式,活态传承激活乡村文化内在生命力。
西头村地处旬邑县西南部,共有6个村民小组2669口人,属于典型的渭北黄土塬地地区。2006-2013年,西头村村民整体搬迁至新村,留下年代久远的窑洞、关中院落等传统民居建筑。
基于西头村发展脉络,我们以“渭北百年乡村风貌的时代变迁”为主题,挖掘传统院落、新村新居、渭北民俗、农耕生活等内容,通过“老村、老屋、老物、老景、老乡”与“新村、新居、新生、新景、新业”的集中展现,复原西头村百年发展历程,塑造“百年西头·画里农庄”乡村旅游品牌,构建有感情、有温度、有生活场景的民俗文化村落生态共同体。
新消费
运营结果导向,明确消费需求
乡村旅游因其本身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前期开发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民居改造、村民安置等方面需大量资金投入,而建成后的回报往往不容乐观,因此,以运营思维开发乡村旅游成为当下乡村景区建设的主流方式。借助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方法,可通过用户画像、消费数据、业态偏好等维度,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明确洞悉乡村文旅消费热点,建立以新消费为导向的乡村经营模式,合理规划业态配置和盈利点,从而将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动能转化为农民的内生动力,赋能乡村运营高质量发展。
西头村的规划设计同样以运营为主导。作为陕西省旅游乡村扶贫项目,我们从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出发,锁定时下流行的自然研学和亲子微度假游客,建立投建营全局思维,对西头村闲置资产的空间利用和业态的植入提出了总体的运营思路,确定了以民宿度假为主体,以萌宠乐园、文化展馆、精品餐饮、农业研学、民俗休闲等多种业态补充的发展路径,搭建欢乐young文化村一站式运营平台。同时,项目紧扣旅游扶贫愿景,引导村民通过参与养殖、经营、服务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新体验
根植人文情怀,重视场景体验
村落空间是承载村民共有乡村生活记忆的场所,也是展现当地特色,体现乡村风貌和文化的展示窗口。村落空间主题场景营造根植于平凡的生产生活及独特的人文情感,依托于农民生活空间的闲置房屋、零散空间、生产废弃资源。通常是依据乡村本身的时间空间序列,通过建筑提升、景观塑造、交互体验、故事设计、展览展示、科技再造等方式,重构和提升村落空间场景,向互动性、沉浸式、趣味化方向发展,形成独特的文化调性和体验内容。
西头村老村整体建筑年代久,主要为窑洞三合院、窑洞四合院以及传统的关中四合院结构,由西向东呈现出年代分布。窑洞院落呈自发组织形态与坡地相结合,封闭式院落与窑洞形成内聚性的围合空间。
西头村旧居建筑风貌
围绕“渭北百年乡村”主题,我们选取乡舍酒店、欢乐牧场为改造对象,构建以时间为轴的文化场景序列。
乡舍酒店由西头村老村建筑改造而成,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大梁、辅梁、柱子、夯土墙等,从建筑修复、室内装修、功能优化、景观搭配等细节入手,恢复关中传统四合院风貌,赋予老屋新的生命力。在主题表现上,我们引入了四季生活概念,打造“春生居”“夏长居”“秋收居”“冬藏居”四大主题院落,一院一景,让住客看见四季,感受时光,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改造前院落
西头村旧居建筑风貌
欢乐牧场北区依托现有建筑、渭北民俗和乡土植物等,对破损窑洞及院落修复提升,构建独立式窑洞院落有机组合的空间格局,应用关中本土农耕工具、剪纸、农作物等元素进行墙面景观和交互场景塑造,形成展现渭北原乡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再现关中人民生活场景,触发情感共鸣。
欢乐牧场北区景观节点效果图
欢乐牧场利用窑洞院落和台塬地,构建地上、地下以及窑洞屋面一体的立体化景观农场。以多维、立体、互动的方式,重构空间次序,通过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式活动空间,改变游客游览、参观的传统路径,使情绪动线随场地延伸,丰富视觉观感和体验感。
西头羊村立体景观营造
西头村猪猪侠场景营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以其丰富的情怀寄托,唤醒人与乡土的情感链接,提供价值共鸣,在助力乡村扶贫、优化乡村产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以90后为首的新一代年轻人在乡村旅游消费中展露出新的特征,乡村旅游正向着民宿度假、亲子研学、露营休闲、文化创意、数字乡村等多领域优化升级。下一步,基于新的政策背景和旅游趋势,我们仍要深入思考,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度融合乡村文化、产业,重塑乡村旅游新方式,实现乡村旅游动态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陕西省旅游设计院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